來源: 發布時間:2025-10-18 13:33:55 瀏覽:


電力智能巡檢鎖控系統介紹
項目背景:傳統鎖控痛點亟待破解
國能浙江北侖第一發電廠有限公司燃料運維部負責全廠輸煤系統、儲煤場等核心區域的設備運維,涉及皮帶機、給煤機等上百臺套設備,且日常檢修需頻繁執行上鎖掛牌(LOTO)程序。此前采用傳統機械鎖具管理模式,暴露出三大關鍵痛點:

電能計量箱無源電子鎖應用視頻
解決方案:軟硬件協同 + 系統深度對接
(一)核心硬件配置
針對燃料運維場景特性,定制部署四大硬件模塊:
• 無源電子掛鎖與鏈條鎖:適配輸煤廊道、閥門組等潮濕多塵環境,無需外接電源即可實現鎖具狀態實時感知,IP68 防護等級確保長期穩定運行;
• 指紋識別電子鑰匙:集成生物識別與藍牙傳輸功能,僅授權人員可激活使用,開鎖操作自動記錄;
• 智能鑰匙柜:部署于運維值班室,支持鑰匙存取的自動校驗與數據記錄,柜體具備防撬報警功能。
(二)兩票防誤系統對接方案
系統軟件與甲方第三方兩票防誤管理平臺實現雙向數據互通,核心對接邏輯如下:
1. 權限下發端聯動
第三方平臺通過 API 接口同步人員基礎數據(部門、工號、姓名、卡牌 ID),當發生人員崗位調整或臨時檢修人員入駐時,平臺實時下發權限指令 —— 授權人員可憑身份卡牌在智能鑰匙柜領取任意鑰匙,未授權人員觸發柜體聲光報警。例如外委單位檢修人員進場時,平臺 10 秒內即可完成權限配置,解決傳統人工登記效率低的問題。
2. 操作數據回傳端設計
系統預留標準化數據接口,實時回傳四類核心信息:領取鑰匙的人員身份與所屬部門、鑰匙領取 / 歸還的精確時間戳、存取鑰匙的唯一編號序列,第三方平臺可隨時調取數據用于票據核銷與責任追溯。該設計實現 “工作票簽發 - 鑰匙授權 - 操作執行 - 票據歸檔” 的閉環管控。

實施落地:精準適配運維場景
1.鎖具點位規劃:在輸煤系統 32 個關鍵隔離點(含皮帶機驅動裝置、原煤倉閘門等)安裝無源電子掛鎖,采用鏈條鎖實現多閥門聯動隔離,所有鎖具關聯設備 KKS 編碼,確保操作對象精準匹配;
2.系統聯調測試:開展為期 15 天的對接測試,重點驗證 “工作票簽發后權限自動生效”“操作完成后鑰匙未歸還則票據無法終結” 等核心邏輯,累計完成 237 次鑰匙存取測試,數據回傳準確率達 100%;
3.人員培訓賦能:針對運維班組開展 3 場實操培訓,覆蓋電子鑰匙激活、臨時權限申請、異常情況處理等場景,確保全員掌握系統操作。

應用成效:安全與效率雙重升級
系統上線運行 6 個月以來,燃料運維部實現顯著管理提升:
1. 安全管控本質強化:未發生一起無授權操作事件,臨時人員作業權限管控響應時間從 4 小時壓縮至 5 分鐘,完全符合電廠 “兩票三制” 執行要求;
2. 運維效率大幅提升:鑰匙領取 / 歸還時間從平均 12 分鐘 / 次降至 2 分鐘 / 次,設備隔離準備周期縮短 40%,為機組保供爭取寶貴時間;
3. 管理數據價值凸顯:累計回傳鑰匙操作數據 1200 余條,第三方平臺通過分析存取規律,優化了輸煤系統檢修排班,交叉作業沖突率下降 67%;
4. 合規能力持續夯實:系統自動生成的《鑰匙使用臺賬》可直接對接安全生產督查,滿足國家能源集團對燃料運維環節的安全追溯要求。
“Vanma 系統徹底解決了傳統鎖具‘誰都能開、開了沒記錄’的痛點,與兩票系統的無縫對接讓安全措施從‘紙面’落到‘實地’。” 燃料運維部負責人表示,該系統已成為電廠 “人防 + 物防 + 技防” 安全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。
